江蘇省深化體旅融合發展行動計劃
來源:江蘇省體育局
體育旅游是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興產業形態,體育是發展旅游產業的重要資源,旅游是推進體育產業的重要動力。為進一步推動體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4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國辦發〔2019〕41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就深化體旅融合發展制定如下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推動體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優化高品質體旅融合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體旅融合消費提質擴容,扎實推進江蘇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更高水平融合,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和旅游消費需求,更好助力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和體育強省建設,為“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積極貢獻。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在體育旅游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大力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資體育旅游領域。更好發揮政府引導、規范、服務體育旅游發展職能作用,優化體育旅游發展環境,激發體育旅游市場活力。
深度融合、開放發展。進一步完善促進體旅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充分利用各類旅游及體育空間和專業體育內容,推動體育產品和旅游市場深度融合,積極拓展體育旅游新產品、新業態。圍繞體驗參與,增強體旅融合發展粘性度。
突出特色、品牌引領。堅持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鼓勵各地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開發具有地域特色和產業特點的體旅融合產品、項目、線路和目的地,提升江蘇體育旅游品牌影響力。
(三)發展目標。到2025年,形成彰顯江蘇特色、體現行業示范性的體育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形成功能完善、有競爭力的體育旅游產業體系,體育旅游消費進一步提質升級。在全省培育一批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基地和創新項目,打造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的體育旅游企業與知名品牌。
二、重點任務
(一)構建有競爭力的體育旅游產業體系。加強體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利用體育、旅游特色資源及產業優勢,共同開發多元化、多層次體育旅游市場。以群眾基礎和市場發育較好的戶外運動旅游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健身休閑旅游市場。積極培育賽事活動旅游市場,促進體育賽事與旅游活動緊密結合。著力發展“互聯網+體育旅游”,打造兼具體育、旅游和文化特色的新業態、新模式。扶持發展專業體育旅游經營機構,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的體育旅游企業與知名品牌。鼓勵企業加大體育旅游裝備產品的研發、設計與生產,提升體育旅游裝備制造科技水平。
(二)打造形式多樣的體旅融合賽事活動。支持各地舉辦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市場化程度高的職業體育賽事,打造“一帶一路”“大運河”“環太湖”等系列品牌賽事活動,拓展馬拉松、自行車等群眾參與廣、旅游拉動功能強的賽事旅游,不斷擴大體育賽事活動綜合效益。引導旅游企業推廣體育賽事活動旅游,鼓勵旅行社結合體育賽事活動設計開發體育旅游特色產品和線路。推動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旅游風情類特色小鎮、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積極舉辦形式豐富、參與體驗性強的體育賽事活動,打造具有地域、體育和文化特色的體育旅游活動。
(三)豐富高品質體育旅游消費供給。以水上、山地戶外、冰雪、航空、馬拉松、自行車、汽摩等引領性強的時尚運動項目為重點,開發特色運動項目旅游產品,完善山地戶外營地、徒步騎行服務站、自駕車房車營地、運動船艇碼頭、航空飛行營地等體育旅游設施建設。順應商業變革和消費升級趨勢,培育定制消費、智能消費、互動消費等體育旅游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引導和支持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在體育旅游領域應用,鼓勵開發沉浸式、體驗式體育旅游產品,拓展夜間特色體育旅游消費項目。
加強體育旅游景區、基地智慧化建設。強化體育旅游經營項目安全管理,營造放心、安心的體育旅游消費市場環境。
(四)因地制宜拓展高質量體旅融合空間載體。推動體育場館、體育產業基地、體育服務綜合體、體育公園、體育類特色小鎮等各類體育載體空間,植入特色文化內容,融入旅游休閑功能,推進融合發展業態升級,打造綜合性體育運動與旅游休閑空間。推動旅游景區、度假區、旅游風情類特色小鎮等,增加體育設施、豐富體育內容,拓展水上、山地戶外、冰雪、航空、汽摩等時尚運動項目,形成一批體現體旅融合特色的“網紅”打卡地。
(五)積極培育體旅融合試點示范。加強標準引領和規范管理,充分利用體育、旅游特色資源及產業基礎,培育認定一批體旅融合特色鮮明、產業優勢突出的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模式多元、特色顯著的體旅融合發展創新項目。支持推動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示范城市、省級體育消費城市試點單位以及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單位,優化業態功能和項目布局,探索促進體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新路徑。
(六)創新打造體旅融合活動品牌。借助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平臺增設體旅融合內容,開展體旅融合主題活動,搭建體旅融合發展載體。利用江蘇體育產業大會、“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文旅消費推廣季活動等,促進體育旅游資源對接,推介體旅融合精品。承辦組織長三角運動休閑體驗季活動,舉辦江蘇運動休閑體驗季活動,支持各地舉辦有地方特色、文化內涵和市場影響力、深度參與感的促進體育旅游消費主題活動。編制江蘇體育旅游地圖,推介發布江蘇時尚體育好去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省體育局、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建立定期會商機制,統籌推進全省體育旅游發展工作。將推動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納入“十四五”全省體育產業、文旅產業發展規劃,編制《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和拓展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新空間。
(二)強化政策支持。統籌用好省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省級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一批體旅融合發展重點項目。鼓勵各地體育、文旅部門結合實際,研究出臺支持體旅融合發展的具體政策舉措。
(三)健全基礎工作。加強體育旅游產業統計與消費調查,定期發布體旅融合發展報告。推進體育旅游行業相關規范標準研制。依托各級各類文旅及體育院校、研究機構和培訓基地,加強對體育旅游產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建設專業體育旅游產業人才隊伍。
江蘇省體旅融合發展重點工作任務清單
1、將推動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納入“十四五”全省體育產業、文旅產業發展規劃,編制《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
2、打造“一帶一路”“大運河”“環太湖”等系列品牌賽事活動,拓展馬拉松、自行車等群眾參與廣、旅游拉動功能強的賽事旅游。
3、培育認定一批體旅融合特色鮮明、產業優勢突出的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模式多元、特色顯著的體旅融合發展創新項目。
4、借助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平臺增設體旅融合內容,開展體旅融合主題活動,搭建體旅融合發展載體。
5、利用江蘇體育產業大會、“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文旅消費推廣季活動等,促進體育旅游資源對接,推介體旅融合精品。
6、承辦組織長三角運動休閑體驗季活動,舉辦江蘇運動休閑體驗季活動。
7、編制江蘇體育旅游地圖,推介發布江蘇時尚體育好去處。
8、加強體育旅游產業統計與消費調查,定期發布體旅融合發展報告。
9、統籌用好省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省級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一批體旅融合發展重點項目。
10、扶持發展專業體育旅游經營機構,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的體育旅游企業與知名品牌。
11、支持推動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示范城市、省級體育消費城市試點單位以及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單位,優化業態功能和項目布局,探索促進體旅融合發展新模式新路徑。
12、推動體育場館、體育產業基地、體育服務綜合體、體育公園、體育類特色小鎮等各類體育載體空間,植入特色文化內容,融入旅游休閑功能,推進融合發展業態升級,打造綜合性體育運動與旅游休閑空間。
13、推動旅游景區、度假區、旅游風情類特色小鎮等,增加體育設施、豐富體育內容,拓展水上、山地戶外、冰雪、航空、汽摩等時尚運動項目,形成一批體現體旅融合特色的“網紅”打卡地。
14、推動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旅游風情類特色小鎮、鄉村旅游重點村等,積極舉辦形式豐富、參與體驗性強的體育賽事活動,打造具有地域、體育和文化特色的體育旅游活動。
15、引導和支持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在體育旅游領域應用,鼓勵開發沉浸式、體驗式體育旅游產品,拓展夜間特色體育旅游消費項目。
16、支持各地舉辦有地方特色、文化內涵和市場影響力、深度參與感的促進體育旅游消費主題活動。
上一篇:江蘇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
下一篇:江蘇省“十四五”體育產業發展規劃